木星链 木星链
Ctrl+D收藏木星链

TOKE:邹传伟:用现代货币理论解析加密货币「公链经济体」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用现代货币理论解构与分析「公链经济体」,读懂其中的货币政策、金融系统设计、经济抽象问题。

撰文:邹传伟,万向区块链、PlatON首席经济学家

首先我想说明,在本文中,加密货币指以BTC、ETH为代表的公链内「原生Token」。很多研究者基于哈耶克名著《货币的非国家化——对多元货币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理解加密货币。现代货币理论为理解加密货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有助于理解公链的经济学设计。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货币理论的简介,第二部分提出公链经济体概念,第三部分从现代货币理论视角给出加密货币的新解释。

什么是「现代货币理论」

现代货币理论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在国内外都很受关注。现代货币理论有主权货币论、财政赤字货币化和最后雇佣者计划三大支柱,核心主张包括政府发债无约束、央行与财政合二为一、零利率政策,以及充分就业下的扩张政策不会引起通胀等。

现代货币理论及其主张在全球引起了很多争议,包括时下的中国。本文无意讨论现代货币理论的正误,只借鉴其中与加密货币关系最大的内容,即主权货币论。实事求是地说,主权货币论对货币本质的阐述是深刻的,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货币有三个基本功能: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传统货币理论强调交易媒介功能在货币演进中的作用。一般认为,原始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媒介,以解决物物交换中的「需求的双重巧合」问题,然后沿着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方向,先从商品货币演变为金属铸币,再演变为金、银本位纸币,直到今天以信用货币为主的形态。传统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货币出现晚于原始交换,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了以物物交换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但有大量证据显示这个假设不成立。

现场 | 万向邹传伟:需要在去信任环境中引入信任: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8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的数字金融主题论坛于上海开幕,论坛上,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演讲表示,DeFi是针对金融功能模块构建的,包含支付清结算、聚集资源、跨时空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信息、解决激励等。DeFi是一个离散时间金融,DeFi的频率由公链时间决定,而出块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离散时间决定链活动效率、价格发现等。以出块时间为时间单位,可以把利息理论引入DeFi,这是对DeFi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但因为TPS有限制,DeFi需要拉长付款周期,更需要精确计算利息,

区块链虽是去信任化的,但地址是匿名的,没有身份和信誉,这显示了开放性,但会导致作出承诺需要超额抵押。而因为超额抵押,DeFi借贷的风险定价效率很低,最终需要在去信任环境中引入信任,用信任消减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例如地址与链外身份和信誉关联,例如公链内重复博弈等。[2020/10/28]

与传统货币理论相对的另一派观点认为,货币从一开始就与信用不可分割。货币最初并非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是某种类型的借据,承担价值尺度和债务清偿手段等功能,而交易媒介仅是这两个初始功能的延伸。

根据孙国峰博士《货币创造的逻辑形成和历史演进——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批判》,以私人信用作为支撑的货币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存在。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将债务刻在泥板上,而这块债务凭证的泥板可以作为交易媒介流通转让,债权人可将持有的泥板转让给他人用于换取蜂蜜或面包,是原始的货币体系。

在乌鲁克古城遗址发现的泥板,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工资单

现场 | 邹传伟:DC/EP属于Token范式 而非账户范式: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万向区块链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在“CAN峰会?万物互链”上对DC/EP的设计作出五点推测,其中包括:

1、账户松耦合=Token范式。DC/EP属于Token范式,而非账户范式。

2、DC/EP使用基于UTXO模式的中心化账本。这个中心化账本体现为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系统,由中央银行维护,是中心化的,不需要运行共识算法,这样就不会受制于区块链的性能瓶颈。

3、DC/EP钱包。用户需要使用DC/EP钱包,钱包的核心是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也是地址,地址里面存放人民币的数字凭证。这个数字凭证基于100%人民币准备金发行。

4、DC/EP交易。用户通过钱包私钥,可以发起地址间转账交易,交易由中央银行直接记录在中心化账本中。

5、DC/EP推行策略:先批发(to B),后零售(to C或用于一般目标);先境内使用,再用于跨境支付。[2019/12/3]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竹木制成制成债务凭证,中间刻横画,两边刻相同的文字,记录财物的名称、数量等,劈为两片:左片就是左契,刻着债务人姓名,由债权人保存;右片叫右契,刻着债权人的姓名,由债务人保存。索物还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老子》称:「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於人」。别券两片竹木的结合部刻有契合的锯齿,表明借钱多少,以齿数为记。别券可以转让,实际上也是一种私人信用货币。

这些私人借据可以用于债务清算,社会公众也愿意持有其作为一种财富储藏的手段,同时私人之间的交易也可以用其支付,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就产生了。

现场 |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比特币在技术上是成功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2019年第一财经金融科技峰会12月1日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高峰对话环节中,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认为,比特币在技术上是成功的,在架构上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模板。但在辅助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支付领域是毫无意义的。

此外,邹传伟认为Libra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但是其篮子(目标)是过于庞大,从这一点来看Libra是失败的。而从账户松耦合的角度看,其作为一种金融基础设施是成功的。[2019/12/1]

但私人信用货币依赖于彼此熟悉的社会关系,只能在部落或小社区内流通,在不断发展、边界扩大的社会中不易被接受,在政府出现后演变出政府信用货币。政府信用货币仍属于债务凭证,是和未来税收债权相对应的一种债务凭证。无论政府采用何种材料制作信用货币,都不影响其作为政府债务凭证的本质。

历史上,政府信用货币主要有铸币和纸币两种形式。中国历史上的铸币主要是铜钱。铜钱具有非称量特征,即铜钱的使用者不会将铜钱去称重,也不会计算铜钱含铜的市场价值。铜钱依靠朝廷的信用和法律的保护来承担货币职能。

根据张磊博士《从货币起源到现代货币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货币的价值来自政府的征税权,所代表的权利就是可以用来缴税或支付对政府的债务。从逻辑和实践上都是先有政府债务,再有税收。货币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而发行。一方面,政府为了让纳税人完成缴税,必须先发行一部分可用于税收支付的政府借据。另一方面,公众之所以接受货币,是因为其有缴税的义务。货币主要通过税收手段而回流到政府手中,并完成一个闭环。税收的目的并非支撑政府的收入,而是用来减少私人部门持有的货币余额,并形成对政府借据的长期需求。

哈佛梅森学者邹传伟:保险会受区块链技术影响,但不会消失:今日,哈佛梅森学者邹传伟在“清华五道口@迭代区块链创业营”群中回答关于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保险业是否会消失时回答道:“保险不会消失。保险有两种形态:公司型保险(我国占主导的形态)和契约型保险(国外很多,我国近期发展的相互保险属于这个形态)。技术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展业方式,特别在营销、定损和赔付等方面。但保险的功能不可能被技术替代,而且到目前也看不到技术会在保险的两种形态以外催生出其他形态。”[2018/3/4]

以上思想有很深学术渊源。凯恩斯名著《货币论》最早提出现代货币的定义:「当国家要求有权宣布什么东西可以作为符合现行记账货币的货币时,当它不只要求有权强制执行品类规定,而且要求有权拟定品类规定时,就达到了政府货币或国定货币时代」,「所有现代国家都要求这种权利,而且至少从四千年以来,国家就有这种要求」,并且「现在一切文明国家的货币无可争辩都是国定货币」。

现代货币理论统一了政府货币、银行货币和其他私人货币之间的关系,将全社会的债权债务关系归纳为一个金字塔型结构:最顶层是政府借据,中间是银行借据,最底层则是非银行借据。明斯基在名著《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指出,货币来自社会债权债务关系,所有人都可以创造债务,但究竟哪种债务可以被视作货币,则取决于让其他人也接受这个借据的能力。政府货币的价值来自于政府的税收要求。银行货币的价值来自于其与政府货币之间的兑换能力。银行为保持这种兑换能力而持有央行的准备金。从信用借据的金字塔的顶端向下,信用评级越来越低,利率越来越高,借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下层的借据需要用上一层的借据进行清算,而处于最顶端的政府借据不需要清算,只需由国家规定部分人的缴税义务并宣布要用政府借据进行缴税即可。

哈佛梅森学者邹传伟:目前核心问题是区块链内外的交互:今日邹传伟博士在五道口校友群分享看法表示,区块链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区块链要对现实世界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影响,目前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或核心障碍)是资产、交易和信息在区块链内外的交互。因为“区块链外的信用体系,完全不同于区块链内的去信任环境,甚至是两个不太相关的问题。”[2018/3/3]

解读公链经济体

加密货币要在公链场景中才能理解清楚。公链有多种分析视角。本文聚焦于经济学视角,将公链视为一个经济体。

公链经济体有两层:第一层在公链内,参与者主要是Token交易发起者、矿工和网络节点等。经济活动主要是Token交易发起者发起交易,矿工打包交易、生产区块并运行共识算法,以及网络节点同步并存储分布式账本。TPS指标最为直接地体现了公链内经济活动效率。第二层包括基于公链的DApp、Layer2解决方案和DeFi等,可以统称为公链支持的经济活动。第二层的参与者更加多元化。不管哪一层,参与者都按照禀赋、偏好和个人选择形成了劳动分工,并根据市场交易来互通有无。

在公链经济体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分布式账本。一旦分布式账本的安全和效率没有保障,分布式经济体就会陷入低效甚至混乱的状态。矿工作为分布式经济体的核心参与者,维护分布式账本,并承担一定成本和风险。比如,PoW矿工需要投资于挖矿硬件设施并支付电费。在很多PoS型公链中,矿工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Token。这意味着暂时放弃Token的流动性,有流动性成本。

公链经济体的核心经济学问题是:如何激励矿工维护分布式账本,并补偿他们承担的成本和风险?矿工激励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为基础设施付费。

常见做法是「谁使用谁付费」。比如,交易手续费,相当于交易发起者用手续费来竞拍公链内有限的系统资源。「谁使用谁付费」能否持续有效激励矿工,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第一,这类收入取决于公链内交易活跃程度,这对矿工而言是不稳定且难以准确预测的。第二,这类收入在数量上是否足以覆盖矿工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这一点困扰比特币社区已有相当长时间,特别是在出块奖励第三次减半后。第三,公平性问题。很多长期持有Token的人很少发起公链内交易,很少向矿工付手续费。但它们持有Token的价值仍然依赖于矿工提供的分布式账本安全性。它们是否在「搭便车」?出块奖励有助于缓解「谁使用谁付费」面临的这三个问题,特别在公链发展前期。出块奖励与「谁使用谁付费」存在一个关键不同:「谁使用谁付费」是指已发行的Token在交易发起者和矿工之间的再分配,而出块奖励是矿工获得的新发行Token。

在Token增发瞬间,可以假设公链经济体的基本面没有显著变化,那么新发行的Token就会稀释原有Token的价值。可以称Token增发对原有Token价值的稀释为通胀税。一方面,通胀税的高低与Token增发速度挂钩,并由原有Token持有者按它们持有Token的数量来分担。另一方面,通胀税通过转移支付,以出块奖励的方式由矿工享有。

与「谁使用谁付费」相比,通胀税对矿工是更稳定的收入来源。长期持有Token的人通过分担通胀税也向矿工付费,从而「搭便车」问题得以缓解。如果将矿工群体视为新的Token持有者,那么Token增发本质上是将财富从原有Token持有者转移给新的Token持有者。假设当前Token发行量为n,增发量为Δn,那么相当于现有Token持有者从自己的权益中分出Δn/(nΔn)给矿工。显然,Δn/(nΔn)等于Token增发速率。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加密货币

现代货币理论离不开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政府有政策和货币职能,并且两大职能之间有紧密联系。货币是债权债务凭证,政府货币的价值来自于政府的税收要求,并构成其他货币的价值基础。而公链经济体是去中心化、自治的,Token也没有债权债务属性,似乎与现代货币理论没有关系。其实不然。

可以把公链经济体比照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居民主要包括Token交易发起者、矿工和网络节点以及DApp、Layer2解决方案和DeFi等的使用者。国家需要向其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分布式账本。因为没有中心化的政府,所以公共管理职能需要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进行。从财政收支的角度看,需要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第一,矿工被公链经济体「聘用」以生产公共产品——分布式账本。从财政支出的角度,需要补偿矿工承担的成本和风险。矿工有前期投入,比如PoW矿工需要购置矿机,PoS矿工和其支持者需要拥有Token,这相当于固定资本投资。矿工还有运营支出,比如PoW矿工的电费,PoS矿工的流动性成本。矿工的这些成本都受现实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矿机价格、电价和Token价格等。如果财政补偿不够,矿工的积极性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公链经济体的征税对象有两类。Token交易发起者从「流量」的角度消费公共产品,而Token持有者从「存量」的角度消费公共产品。对这两类征税对象如何确定税基和税率,这相当于财政收入问题。第三,财政支出和收入遵循的逻辑不同。如果有赤字或盈余,在去中心化环境下如何处理?这就涉及公链经济体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从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看,公链经济体很巧妙地遵循了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

公链经济体

第一,公链经济体采取财政部门和货币部门合一的方式,并将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部门体现为公链内Token的初次和持续发行,这在很多场合被称为公链的货币政策。货币部门将新发行的Token直接交给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用Token「聘请」矿工来生产公共产品。根据现代货币理论,Token代表了公链经济体的债务,通过财政支出而发行。第三,财政部门收取两类税收。对Token交易发起者,「谁使用谁付费」相当于交易税,税基是Token交易金额,税率由公链内手续费率市场来决定。对Token持有者收取通胀税,税基是Token持有量,税率等于Token增发速率,体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根据现代货币理论,税收让Token回流到财政部门,形成对Token的长期需求。第四,因为财政赤字货币化,财政部门总能实现盈亏平衡。第五,在公链内经济体中,Token承担价值尺度和债务清偿手段等功能。Token在公链外用作交易媒介,是前述功能的延伸。现代货币理论的这一区分与加密货币在现实支付场景的表现是吻合的。第六,公链内DApp、Layer2解决方案和DeFi等可以发行自己的币,不妨称为ERC20Token,是所在生态的债务。这样,公链Token与ERC20Token就构成了现代货币理论所说的金字塔型结构。明斯基的观点——「所有人都可以创造债务,但究竟哪种债务可以被视作货币,则取决于让其他人也接受这个借据的能力」,在这个场景下就具有特别含义。「下层的借据需要用上一层的借据进行清算」,就体现为运行ERC20Token智能合约时,需要用公链Token向矿工付Gas费。小结

本文用现代货币理论来解构和分析公链经济体,加密货币和公链经济设计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在现代货币理论的框架下理解,仅举其要者:

第一,如何设置公链Token初次发行及分配,以及Token后续发行速度。这对应着现代货币理论中的货币政策问题。第二,与公链Token有关的Staking和DeFi。这对应着现代货币理论中的金融系统设计问题。第三,如果可以用ERC20Token向矿工付Gas费,对公链经济体和公链Token有什么影响?这是所谓的经济抽象问题。这些问题目前有其他视角的解决思路,但现代货币理论毫无疑问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思路。

标签:TOKETOKTOKENKENDeal Dough TokenTourismX TokenDBM TokenKochi Ken

币赢交易所热门资讯
BTC:HBTC霍比特资产流动性贡献勇者招募公告

尊敬的社区用户:根据HBTC霍比特”众筹流动性即上币“计划要求,平台将于今日开放霍比特勇者推荐上币通道.

1900/1/1 0:00:00
USDT:「易天说」以太坊涨势如虹,中线布局已进场,终极目标剑指275

2020年6月2日周二农历四月十一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易天说。专注从K线形态角度摸索市场动向分析行情走势,观点明确,一针见血,争取为广大币友传递最有价值的币市信息.

1900/1/1 0:00:00
LMC:LMC构建超现代化医疗生态 未来求医问药比网上购物还方便

医疗健康资源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常常遇见的难题。挂号难、看病排长队、转院重新做检查等一系列的问题总是困扰着人们,甚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医患矛盾.

1900/1/1 0:00:00
EXO:关于WBF即将上线EXO的公告

尊敬的用户:WBF将在开放区上线EXO/USDT交易对,具体上线时间请关注官方公告。项目介绍:EXODUS是一个算力共享的生态,允许链上的超级节点通过部署节点服务器,将大型任务拆分成小的任务,并.

1900/1/1 0:00:00
区块链:阿里巴巴称其持有专利的跨链系统优于Cosmos

据CoinDesk报道,阿里巴巴表示,在其上周二美国专利局授予的一项专利中,其域名系统与现有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相比,其跨链通信更加简单、无缝.

1900/1/1 0:00:00
ANC:CFTC前主席:预计创建数字美元需5至10年

据CoinDesk消息,在数字美元白皮书发布后,该项目负责人、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J.ChristopherGiancarlo表示,数字美元面临问题其实很多.

1900/1/1 0:00:00